“放管服”今年怎么干?定西划出35条优化营商环境重点 |
|
|
|
2022年,定西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怎么干?近日,市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定西市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给出了答案。今年,定西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从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化简政放权、推动政务服务升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制定了35条工作要点。 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提出,全面推动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和功能发挥,加强对全市各县区各部门推进简政放权、服务市场主体等工作的数据监测。推进数字政府“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三个一”建设,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成数字政府市级12个标配项目建设,加强城市运行智慧管理,推进政府机关内部数字化改造,实现政府决策指挥协同、审批监管协同。推动数据共享应用,9月底前建成政策文件专题数据库,方便企业群众查询了解政策。打造“一号响应”政务服务“总客服”,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推出法律咨询、疫情防控、热点问题解答等特色服务。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工作要点》明确,全面规范政务审批服务,6月底前修订完善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和审批标准,对重复审批、变相审批等开展专项集中整治,9月底前完成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梳理,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4级46同”,10月底前编制完成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全面实行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双减一优”(减环节、减材料和减时限、减费用及优化审批服务),所有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减60%以上。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清除自行发布带有市场准入性质的隐性壁垒,各类市场主体真正实现“非禁即入”。探索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新路径,推广“免证办”服务。 深入推进投资建设领域改革。《工作要点》提出,深化项目承诺制改革,一般项目开工前期审批时间压缩为50天,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可适当延长,最长不得超过90天。优化项目前期服务,各级政务大厅建立“1+X”工作机制,推行“不动产登记+市政公用服务”联动办理模式,设置审批“一费制”综合窗口。推广“标准地”改革,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深化园区改革,探索建立授权事项清单制度。制定出台重大投资项目“绿卡”服务制度,加速重大项目落地。 创新推进政务服务升级。《工作要点》提出,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各级政务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企业登记注册区”“定好办综合服务区”等“一窗通办”服务专区,创建“红心向党、亲情服务”政务服务党建品牌,推动就业、婚姻、生育、社保、养老等高频办事需求“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建设10分钟便民服务圈、推广24小时自助服务,推动集成式自助终端向村(社区)、园区、商场、楼宇和银行、邮政、电信网点等场所延伸,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推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户籍管理等领域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方式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优化特殊人群服务,加快各类政务服务平台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升级,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大字版、语音版等特色应用服务。 助力推进利企扶持政策落地。《工作要点》提出,全市企业开办线下“一窗通办”线上“一网通办”限时“一日办结”,推进市场主体开办和注销便利化。实施“金融顾问”服务,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咨询服务,创新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模式,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续贷、首贷投放力度。清理规范供水、供电、供气等行业收费,拓展延伸“不来即享”利企服务,推动“不来即享”平台与政务、金融、企业服务等系统深度融合,实现更多惠企便民政策和业务“不来即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实行全市异地评标评审。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倾斜帮扶,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在减免房屋租金、水电气热及通信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
|
责任编辑: 市自然资源局管理员 |
分享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