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定西市扎实开展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回头看”行动 |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结合省搬迁办通报和市级督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着力解决当前搬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有效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定西市立足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际,扎实开展“回头看”行动,对实施项目全过程各环节进行一次系统大梳理,夯实全市搬迁工作基础,切实推动目标任务落地见效,确保项目规范有序运行, ----坚持统筹安排,制定整改方案。全市召开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问题整改专题会议,全面贯彻落实省级通报整改要求,扎实安排部署“回头看”行动,确保“回头看”行动部署具体到人,具体到点,具体到事。全市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定西市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回头看”行动问题整改实施方案》,结合对象认定、安置点选址、项目建设管理、设计及审批、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落实、工程进度及资金管理、问题整改、矛盾化解、建设资料归档、拆旧复垦、产业扶持、搬迁质量、系统填报等十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大排查,逐户过筛子,开展自查自纠,查漏补缺,推动问题整改清零。 ——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全市围绕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重点环节,利用15天时间对各县区避险搬迁工作“解刨麻雀”,成立督导组赴各县区进行“点穴式督导”,“蹲点式”督办,对省级通报指出、市级督导发现和去年工作未扫清的问题,认真梳理汇总,举一反三,深入检视问题成因,全面查找问题症结,建立29条整改问题清单,其中包括对象认定及“点将式”搬迁方面2条,集中安置点选址规划方面2条,工程质量监管方面1条,资金规范使用方面4条,拆旧复垦方面2条,用地申报审批方面2条,不动产权办理方面2条,整体方案制定方面1条、产业配套方面3条,系统填报方面5条,2023年搬迁工作进展方面3条。建立问题台账,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员和整改时限,实行清单化、动态化管理,确保在5月20日前全面整改。 ——坚持多措并举,加快整改销号。针对全市搬迁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按照省级整改要求,系统谋划研究,盯紧时限推进,对“点将式”问题,“插花式”认定对象,要求该调整的调整,该剔除的剔除,该完善的完善,制定整村、整组、整山头、整沟壑搬迁计划,将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对象全部纳入,做到“不落一户、应搬尽搬”。对补助资金未落实、未向社会公示的,现场督办,全程跟进办理,做到日事日结。对用地审批未到位、不动产登记未完成的,督促落实用地资料申报审批和不动产登记限时办结,切实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对产业配套未完善的,要求发改、财政、人社、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交通运输、文体旅游、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一周内出台高质量支持避险搬迁政策意见并印发执行,各部门对已建集中安置点和在建安置点都全力做好政策支持、资金倾斜和项目谋划工作,为集中安置点提供货真价实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拆旧复垦方面,全市各县区编制完成土地复垦方案和土地增减挂实施方案,在全力推进复垦的同时,积极和省级衔接沟通,争取年内实现建设用地指标跨省交易。在系统填报方面,扎实开展了政策业务培训,确定专人负责,盯紧盯牢系统填报欠账,加班加点进行信息录入,指导操作搬迁数据库,精准采集信息,严格审核印证资料,确保搬迁信息上传真实准确。全市对问题清单建立挂账销号闭环工作机制,实现整改一个,完善一个,销号一个。 ——坚持从严从实,建立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四督十查”工作机制,市搬迁办先后深入各县区开展5轮次问题整改督办,对省级通报和开展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对重点、难点问题重点督办、现场交办、书面交办,现场交办问题26个,重点问题督办3个,下发《督办通知》6份,督促县区及相关部门按期整改落实。全市在做好“回头看”的基础上,总结工作经验,统筹做好今后搬迁工作,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再提升,规划引领再强化,配套设施再统筹,政策执行再规范,建设管理再跟进,工作责任再压实。建立搬迁工作长效监督机制,加强督办督查力度,督促县区及相关部门限期整改落实,对问题久拖不决、进展缓慢、敷衍应付、整改不力的县区,报请市政府进行约谈。对排查和督查发现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及时移交市纪委监委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执纪问责,确保全市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初衷不改、方向不偏、工作不虚,经得起各级检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市局生态修复科 王俊龙) |
|
责任编辑: 市自然资源局管理员 |
分享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