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中,按照“政府主抓、村级主导、整社搬迁、项目支持、农户自愿、连片统建、设施配套、产业跟进”的总体搬迁思路和选址好、规划好、质量好、配套好、产业好“五好”工作目标,严格把握“六聚焦六到位”建设原则,加快推进建设,确保按期入住。 走进石泉乡上川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大型挖掘机正在挖地基,工人们在各作业点有序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优先吸纳搬迁群众务工,让群众在亲手参与建设新家园的同时,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增加劳务收入。该安置点项目占地40.1亩,建筑面积8480m²,计划搬迁群众42户139人,周边建有村部、卫生室、文化广场,配套蔬菜产业园,设计建设住宅一层框架“客卧相通、厨卫入户、卫浴一体”的锁子型100m²住房42套,配套围墙、圈舍、硬化路、排水、动力电等基础设施。石元村徐沟社安置点地基已经全部开挖完毕,工程机械往来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建设场地人头攒动,工人们正在抢抓工期,全力推进建设进度,现场繁忙有序。计划6月底前主体全部完工,7月底具备装修入住条件,8月初完成附属工程,9月底全员搬迁人住,力争10月底前完成拆旧复垦。 2023年,安定区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中,突出“三个精准”,结合“六类”搬迁类型,坚持“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原则,统筹空间布局和村庄规划,在交通便利、基础完善的城镇和中心村,布局建设5个集中安置点,做到规划、户型、标准、风貌“四统一”。同时,依托城区集镇公共服务优、就业门路广和中心村设施配套全、产业基础好的优势,因地因户确定安置方式,其中城区购房安置582户2078人,镇村集中安置190户621人,自然村插花安置40户139人。坚持整村、整社、整片搬迁,54名村党支部书记率先示范,带动党员群众签协议、建新房、拆旧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