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以“汛”为令,向“险”而行——定西市自然资源部门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发布时间: 2024- 07- 25 15: 34 来源: 定西市自然资源局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7月22日白天到23日清晨,定西市出现大范围降水天气,通渭县出现特大暴雨,多地降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23日2时陇山镇最大小时降水量为79.1毫米。

截至24日8时,最大累计降水量出现在通渭陇阳车岔317.8毫米,较大累计降水量为通渭陇山302.7毫米、陇山高山302.4毫米、碧玉265.9毫米和碧玉雷岔200.8毫米。

针对此次强降水,定西市自然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闻汛而动,快速反应, 第一时间启动响应,第一时间会商研判,第一时间发布气象风险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召开视频会议调度部署,第一时间组织巡查排险,高效应对,全力打好地质灾害防范这场硬仗。

迅速启动响应,扎实安排部署。7月22日,市气象局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后,市自然资源局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第一时间与气象、应急部门会商研判,及时制作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下发了《定西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切实做好近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局主要领导紧急组织召开视频调度会议,对做好本轮强降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巡查排险、值班值守、避险转移等各项防范工作进行了扎实安排部署。启动防御响应和应急预案,将7月16日发布的地质灾害防御IV 响应升级为Ⅲ级响应。

7月22日晚,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史炬炜通过视频系统调度各县区地灾防范情况

强化协同联动,深入巡查排险。严格落实汛期专家驻守制度,省地矿局、有色金属地勘局、煤田地质局8家省内地勘单位43名专家驻守市、县提供技术服务。7月22日发布预警后,市、县自然资源部门会同驻守单位、乡镇、村社和群测群防员对重点降雨区域、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巡查排查,动态研判发展变化趋势,及时进行针对性布防,逐一落实防控措施,确保临灾避险有序。7月23日,通渭县受灾后,局主要领导带队第一时间深入受灾乡镇,全面指导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除险工作。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处长何小东、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永军、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副局长李峰带领专家组深入通渭县检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全省国有地勘单位25名技术专家携带无人机、地质罗盘、边坡雷达等技术设备,分8个小组包干18个乡镇,对全县19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降雨密集区、临崖、切坡建房等重点隐患区域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巡查。其它县区85名技术专家同步开展排查。截至7月24日,全市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699处,查明新增隐患点12处,加剧变形26处,及时处置险情85处。

7月23日,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处长何小东、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永军、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副局长李峰带领专家组深入通渭县检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加密监测预警,全面叫应叫醒。严格落实“人防+技防”措施,本轮强降雨以来,市、县自然资源部门会同气象、应急部门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15期,分级分类推动预警信息精准直达,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达到县区、乡镇、村社,提醒到户到人。全面落实临灾“叫应叫醒”机制。1327名群测群防员在岗在位,充分发挥乡村社和网格员责任“吹哨人”作用。全市635处1965套地质灾害设备实时监测预警,共发布预警信息609条。

定西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实时监测预警

严格值班值守,高效应对处置。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全员24小时值班值守,运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和视频调度监控系统,实时对重点隐患点和持续降雨区域精准点击,全面调度。7月22日晚,局主要领导在值班室调度指导,要求全市自然资源系统保持高度警戒,进入战备状态,人员、设备、车辆全面到位。分管领导、带班领导、值班人员和科室人员密切监视雨情汛情,加密同气象、应急、水务和各县区自然资源部门会商研判,逐小时根据实时降雨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系统跟踪调度,及时通过电话对小时雨强大和累计降雨量大的通渭县陇山镇、陇阳镇、碧玉镇等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逐个了解当时隐患点防范情况,有力、快速、高效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和应急防御处置。

7月22日10时,市自然资源局与气象、应急部门会商研判,制作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

保持高度警惕,果断避险转移。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及时总结今年所有隐患点开展的演练活动,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避险措施,指导乡镇细化完善防御预案和避险预案,科学制定了转移路线、转移方式和安置区域,很好地应对了这次强降雨影响。各县区严格落实“三避让”原则,按照“三个紧急撤离”要求,第一时间坚决果断疏散转移受灾和受威胁群众。7月22日至24日,各县区通过“雨前”“雨中”排查转移群众28户89人,通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预警转移群众2户11人。

截至目前,本轮强降雨期间,我市未发生地质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汛期防灾减灾工作还在紧张有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者们向险而行的脚步,一直在路上!(市局生态修复科    党卿晖)



责任编辑: 市自然资源局管理员       
分享到: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