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艾红兵带队综合处副处长于洋、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科长王国瑞等一行3人来我市陇西县、渭源县调研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省自然资源厅搬迁办副主任黄伟陪同调研,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岩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陇西县通安驿镇通安驿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围绕“地从哪里选、房子如何建”就安置点规划布局、区位条件及房屋建设风貌、户型、面积、质量、成本等方面同镇村干部、建设工人进行了交流。来到云田镇安家咀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围绕“新村如何管、生态如何护”就搬迁前后的生产生活变化情况及搬迁房屋入住总支出多少、政府补贴了多少、搬迁后耕地是否种植、对现在搬迁安置点是否满意等详细与搬迁群众进行了沟通。来到文峰镇三台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围绕“人往哪里来、搬迁如何管”就我市实行的项目公示“一码当先”(公示二维码)、项目指导“一册在手”(工作手册)、住房建设“图集到户”(户型图集)进行了交流,现场扫码查看了搬迁群众户主、家庭人口、房屋面积、主要收入来源、迁出区生活环境和迁入区生活现状等信息,调研组对我市实行的搬迁管理措施表示非常赞同。

7月3日,调研组来到渭源县上湾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和上湾镇南谷玫瑰产业园,围绕“钱从哪里来、收入如何增”就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搬迁群众补助资金、就业等配套政策及搬迁后收入来源、增收致富途径等同搬迁群众、村社干部、产业园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沟通。在调研过程中,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岩向调研组详细汇报了定西市2022年以来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开展情况。

通过两天的实地入户走访调研,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调研组认为,定西市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扎实、推进高效、成效明显。定西市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科学编制了5年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出台了6个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性文件、8个操作性文件、14个部门协作支持文件,构建起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摸排识别、包抓负责、专班推进、项目监管、资金使用、督导考核等一整套工作机制。特别是按照“政府引导、技术认定、应搬尽搬”的要求,紧盯“六大隐患区域”,严格落实“三级”认定程序,推行“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试点,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

定西市2022~2023年搬迁6322户2.3358万人,建成集中安置点49个。2024年计划完成搬迁3203户1.2万人,新建集中安置点47个,已完成建设任务70%以上,预计7月底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9月底完成80%,11月底前全面完成搬迁任务。(市局生态修复科 党卿晖)